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待產包裡應該放些什麼?答案真的是五花八門,見仁見智。第一次準備待產包的准媽媽們肯定非常疑惑,這麼多的產褥用品,到底要選哪些?以及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待產包?在這篇文章會將這些問題一次性說清楚。
為了避免大家在準備待產包過程中少走彎路,這次我把待產包中必備的東西都列出來,而且明確如何使用。這樣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進一步挑選。
通常孕中期就要開始準備待產包了,一般做了大排畸之後,就是孕中期。這個時候沒有了孕早期的孕吐反應,胎兒也會比較穩定,從而有更多精力可以準備待產包了。
建議別拖到孕晚期才準備待產包,主要因為孕晚期肚子大了之後,行動不方便,更多的心思都放在“什麼時候發動”這件事上了。
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極少寶寶會在預產期當天出生,一般足月也就是37周之後寶寶隨時都可能出來。還有一種誰也不想出現的情況,就是早產,如果那時候沒有準備好,就手忙腳亂了。
準備生寶寶和新生兒的應用之物是非常細碎而且重要的。准爸爸需要和准媽媽一起準備。因為等到生產的時候,產婦根本沒有精力去取東西,有時候護士會讓你的家屬拿點什麼東西進來,如果他們都不知道的話,那就操心了。
待產包的清單內容,每件單品叫什麼名字,放在哪裡,這些問題一定要讓你的陪產者,例如丈夫知道。
待產包最少要分兩個包,當然如果願意也可以更細分。
首先是重要物品,主要是一些證件、孕婦手冊等這些住院必須的,這些東西需要放到一個小包裡,方便隨時帶走。
另外就是其他所需帶入醫院的物品。放置這些物品的時候,一般是常用的以及需要最先用的放在上面,其他的放在下面。因為東西太多,所以要先列好清單,然後再開始打包。另外需要注意醫院的條件,看是攜帶軟包還是行李箱比較好放置。
待產包準備之前最好先諮詢本地醫院,詢問是否需要購買醫院待產包從而避免買重。
因為不同地方的醫院會有不同的規定,有些醫院會要求購買本醫院的待產包。所以提前問清楚可以避免很多浪費。
商家推薦的待產包裡搭配的都是比較大眾的東西,不一定適合自己,只不過包裝比較好罷了。並且很多時候都會搭配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在裡面,整體來說性價比不高。
紙尿褲、小衣服等不建議一次性囤很多,可以等到電商打折的時候買一些。有些可以買二手或者繼承閨蜜好友閒置的,如嬰兒床、撫觸台、安全提籃之類(提籃可以入二手,但安全座椅要買新的),這樣性價比高,而且木製品放過味一段時間後可能安全係數更好。
網上有專門的產檢收納袋,有卡位、拉鍊袋、若干A4 A5的插頁、還有插筆的位置,把產檢單子分類分時間插好,好查閱,以後也算是個紀念品。
包括手機充電器以及相機等平日裡都要使用的物品。
計量型衛生巾
主要是待產、生產以及產後兩天內使用,計量型衛生巾吸量大,是一般衛生巾不能比擬的,一定要備,建議備用6-8片。
產婦衛生巾
產後第二天或第三天,可以轉用產婦衛生巾,也可以用大吸量的衛生巾。如果是剖腹產的話,還可以選用褲型的衛生巾,主要是不勒傷口,一次性內褲也省了。
這兩者各有優缺點,褲型衛生巾的缺點是,每次都要把褲子全脫掉才能換,每天要換幾次,普通衛生巾更換會方便一點。
產褥墊
破水/待產見紅/內檢/產後排惡露時墊在身下使用,而且用的量很多。媽媽用的一定要買尺寸大的,如果買多了,以後還可以給寶寶作為隔尿墊用。產前可跟醫院溝通醫院是否提供,以免重複購買。
推薦數量:30-40片,如果想側切刀口好的快一些的話,在臥床過程中就可以不穿內褲,直接光著,這樣產褥墊就需要的更多些。
產婦用的建議尺寸:60*90,各個品牌間沒有太大區別,誰家便宜買誰家。
一次性內褲
建議買產婦專用的一次性內褲,普通的一次性內褲是在是太大了,不方便放置衛生巾,當然,如果你用褲型衛生巾,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。貼身用品,一定要選好的。
一次性坐便墊
出於衛生考慮,買包在醫院用用還是有必要的。提前考察下,如果醫院是蹲便的話,就不用買了。這個用不了多少個1盒就夠了,剩下的以後旅遊使用。
會陰沖洗器
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,都建議備用,用來洗屁屁非常方便,孕期也是可以用的。
吸奶器
吸奶器真的是神器,如果你想母乳餵養,一定要提前備好。奶少時可幫早開奶,漲奶寶寶又不能及時吸的時候可以使用以免得奶結(乳腺炎)。
最好買雙側別買單側,一是省時間,更重要的是一邊吸奶,另外一邊因為有奶陣的原因會漏奶,單側會比較狼狽,可以配個吸奶文胸,這樣就不用兩隻手扶著了。
紙巾、濕巾、幹棉巾
濕巾或者幹棉巾看個人喜好,幹棉巾還可以做一次性洗面巾,連毛巾都不用帶。
紙巾必備,建議直接備母嬰專用的,這樣寶寶也可以用。
相對來說嬰兒棉柔巾,功能較為強大,很多媽媽自從囤了之後就無限回購了,不僅寶寶洗臉、擦手會經常用到,我自己以前也習慣用棉巾,自從用了嬰兒棉柔巾後我自己用的都換成了母嬰款的,實在是太柔軟,而且大小也合適,每次打折我都囤一堆。
選棉巾也很講究,要選純棉的,而不是人造纖維棉的,這兩種的成本不同,而且使用起來感受也不一樣。母嬰的肯定要選純棉的才親膚!
哺乳內衣
母乳餵養必備,其中哺乳內衣在住院期間,特別是出院時肯定用到。
哺乳內衣儘量選擇純棉、柔軟、無鋼圈,觸感舒服的,因為產後乳房非常敏感,選錯了難受。而且儘量選擇可以放置防溢乳墊的。
防溢乳墊
母乳餵養必備,不需要一下子買太多,有些買吸奶器的時候有送的,先用著,以後有需要再根據需要再買。購買時要選擇材質薄,吸水性好,碗狀,一次性獨立包裝的。這種消耗品需要經常更換,以免滋生細菌。
放皸裂乳頭膏
母乳餵養關鍵時候能“救命”,但是希望你們用不到。
初期的哺乳乳頭因為還沒有磨出來,所以無論是吸奶器吸奶還是寶寶吸吮的時候,非常疼痛,這時候乳頭霜就非常的管用;及時塗上,能夠緩解疼痛,避免繼續破。在距離預產期半個月左右的時候,提前使用,提前軟化乳頭
帶哺乳功能月子服,出院外套
月子服在醫院用不到,但是在家裡是必備。月子裡面出汗比較多,建議一定要至少備用兩套,建議棉質。冬天的話,再穿外套就行。根據自己的餵奶習慣購買,坐喂的話,購買上翻蓋的,躺喂的話,購買側開的;建議買上翻,單手更易開合,開口也更大。
出院的時候注意防風,所以要準備一個合適的外套。
保溫杯、有吸管的杯子
保溫杯可以保證你隨時可以喝到溫水,產後多喝水有助於開奶。
吸管主要是剖腹產媽媽使用,順產媽媽基本可以直接拿杯子喝了。
洗漱用品
臉盆、梳子、毛巾、漱口杯、牙刷
寶媽的臉盆、毛巾,看個人情況,覺得用處不大,我直接用一次性洗面巾。
不是特別敏感的寶媽可以用平時的軟毛牙刷就可以了。
長款棉襪
平時穿的就可以,冬天襪子夠厚就行。
拖鞋
平時穿的就可以,冬天可以準備棉鞋,儘量帶跟。
月子帽:
平時的帽子就可以了,主要是出院的時候防風。
紅牛或者巧克力
打算順產的話,準備點紅牛或巧克力吧,關鍵時刻吃一口,給你十足力量。
紅牛可以在醫院買,但是巧克力可以提前準備,一定要買自己喜歡吃的口味。
儲奶袋、馬克筆
媽媽奶水多,寶寶吃不了的時候就需要裝進袋子裡冷凍起來。
這時候就需要在儲奶袋上標注毫升數(毫升數看吸奶器的瓶子)和“生產日期”,而除了馬克筆其他的筆很難寫在袋子上。
可以詢問下儲奶袋賣家是否贈送
哺乳枕
個人強烈推薦入手!!!只後悔沒有早買!
如果考慮母乳餵養,推薦直接入手,特別是一胎媽咪,真心對腰部非常友善。寶寶前幾個月一天至少四五個小時在媽媽的懷裡,有了這個能省力不少,好用不貴的神器。
DHA補劑
不少哺乳期的媽媽都在口服DHA,並通過母乳這一介質傳遞給寶寶,除了口服之外,也可以多使用海魚、蛋黃、植物油等方式補充DHA,根據預算來吧,非必須。
鈣片
分娩及產後哺乳鈣的流失很大,一定要補鈣。
防妊娠紋油
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孕婦身上的妊娠紋。
寶寶衣服
建議直接準備細帶連體內衣(和尚服)。連體的話不用擔心寶寶肚肚著涼。新生兒基本只穿和尚服就可以,下身穿紙尿褲。
如果親友好友有退役下來的寶寶舊衣服,也可以洗乾淨消下毒穿的,寶寶長得快,小碼數的不要買太多。
包被
前三個月使用率很高,夏天用包巾、冬天用抱被,用繈褓把寶寶包進去,寶寶會更有安全感。包裹後注意寶寶是否過熱避免穿蓋過多。
防驚跳睡袋
如果覺得用包巾包被打繈褓比較麻煩,可以直接購買厚度合適的防驚跳睡袋,功能一樣,讓寶寶更有安全感,更安穩。
浴巾
為了防止寶寶出痱子建議每天至少洗一次澡,可以用多層紗布的抱被代替,也可以直接買大一點的浴巾。另外臍帶脫落前,建議用擦浴的方式,防止臍帶感染。
口水巾
口水巾大小的毛巾,要多準備幾個,洗臉、擦水口、吐奶處理都很方便。
純水濕巾
純水濕巾一般用來擦屁屁、擦手擦嘴、洗臉。寶寶便便之後,先用幾張濕巾把大多數的便便擦拭乾淨,塗上屁屁霜就好。
尿不濕
一般出生後先用NB(新生兒款),建議一開始不要囤太多,主要是寶寶長得快,而且要選用一款寶寶適用的尿片還是需要點時間,多試試不同的品牌無妨。每天至少按照5-6片計算,看在醫院幾天,建議備一包小包的就行,其餘放家裡。
前期不要囤多了!碼數是根據寶寶的體重來的,出生的體重、月子裡體重增長的速度因人而異,不要因為有活動就多囤。
臉盆、屁屁盆
用來個給寶寶洗臉,洗屁屁用的。
洗澡盆
建議用可以折疊的,方便收納,不礙地方,下面這款還帶有溫度計,非常適合新手爸媽給新生兒洗澡用。
嬰兒指甲刀
剛出生的寶寶指甲就挺長的,千萬不要把寶寶的手包起來,應該讓寶寶充分感知這個世界。新生兒指甲很薄,而且寶寶的小手總是胡亂的揮舞,時不時的揮舞到自己的臉上,為了防止寶寶抓傷臉,要及時剪掉過長的指甲。
嬰兒指甲刀有【電動磨甲器】和【指甲剪】兩種選擇,大家可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自由選擇。
隔尿墊
醫院裡可以使用一次性隔尿墊:非常有用,而且能用很久,主要防止給寶寶換尿片的時候會猝不及防地尿濕床單,尺寸方面不用太大,新生兒用的就可以。
建議帶3-4張去醫院就可以了,或者用媽咪的產褥墊也行,功能一樣,但是隔尿墊會小一定,用起來方便一點。
在家裡推薦棉質的隔尿墊,比一次性隔尿墊會更透氣和親膚,適合長期用,直接墊在寶寶的被子上面,或者給寶寶枕著用,因為這個時候寶寶換尿片時候容易失控,還有經常吐奶情況,隔尿墊不會滲透,弄濕被單等。
胎帽、胎襪
冬天必備,但是如果包被有帽子的話可以不用胎帽了。
碘伏棉簽
消毒臍帶使用,每天消毒2-3次,至臍帶殘端脫落。臍痂剛脫落初期,臍窩內會有少許分泌物,甚至膿性,需堅持再消毒幾日,並暴露局部(千萬不要用紗布等覆蓋)
不要選擇酒精或者紫藥水!!!
奶粉
為防止下奶時間長或其他哺乳問題出現,需要準備一罐奶粉備用。奶粉的安全最重要,一定要選擇知名度高且消費者認可的品牌。
建議堅持母乳餵養,先買小罐裝的,再結合母乳量和哺乳情況考慮,很多大超市奶粉區填寫資訊有小罐贈品,可以去問問導購員”
奶瓶
新生兒奶瓶建議用玻璃的,比一切材質都安全,唯一缺點就是易碎易燙。母乳餵養的不需要囤太多奶瓶,奶瓶用的概率比較低,建議1-2個就可以了,有得替換。
小碗小勺
小勺再寶寶剛出生時用來喂水或者奶粉。而且等六個月後也可以用來給寶寶吃輔食用。
奶瓶刷
奶瓶刷和奶嘴刷是必需的,清洗奶瓶和奶嘴的好幫手。一般有海綿式的和尼龍式,隨喜好購買即可。
奶瓶清洗劑
無論是奶粉還是母乳都是有油脂的,如果只用水洗的話,洗完摸起來還是粘粘的,總感覺會細菌滋生,建議購買個奶瓶清洗劑。
恒溫水壺
用來沖奶粉、日常飲用;未來輔食階段可沖米糊。無論是母乳還是奶粉餵養都必備。
不用選花哨功能,就恒溫燒水壺就可以了,我寶寶一歲多了,我還每天用,寶寶喝水要喝溫水,設定個40-50度左右,隨時都能喝了。
矮凳
幫寶寶洗澡的時候方便坐,我們家用的宜家的防滑款的,很耐用。
嬰兒沐浴露、洗髮水
新生兒使用的洗髮沐浴品最好是純天然成分,配方溫和,不刺激寶寶皮膚和眼睛的產品。建議買沐浴露洗髮水一體的,無淚配方的。
可以買個起泡瓶,把濃稠的沐浴露兌點水,直接按出泡泡,用起來會很方便。
護臀膏
寶寶皮膚敏感,紅屁屁真的是常發。每次洗澡後、便便洗乾淨後,建議都厚塗屁屁霜,防止紅屁屁,小菊花處也要塗,防止變紅。
選擇的時候看成分表,一定要選無酒精、無防腐劑、無香精的嬰兒專用產品。
臉霜、潤膚乳
每次洗澡或洗臉後,要給寶寶塗面霜,預防濕疹、奶疹。
桃子水
每次換尿不濕,適當擦一點桃子水在脖子、咯吱窩、腹股溝等皮膚重疊處,防止起痱子、淹紅。
洗衣液/肥皂
買無香、刺激性低的,有嬰幼兒專用的洗衣液。
嬰兒床
選嬰兒床主要原因有三個:
1、安全,新生兒與大人一起睡有風險;
2、平時走開一會,把寶寶放在嬰兒床上也放心;
3、有利於培養寶寶睡整覺。
嬰兒車建議入手原木的有朋友送用過的最好,或者是買個二手的,要選擇原木無漆的。如果是買新的話,至少提前兩三個月買回家散味。最好買一邊能放下來的,這樣能和大床連在一起,晚上安撫哄睡和餵奶能方便很多。
床上用品
床單純棉柔軟的即可,如果家裡有合適的布料也可以自行剪裁;褥子、墊子、床圍等,根據自己的喜好購買即可。床笠式床單,使用起來更工整。另外6個月前的寶寶不需要枕頭
涼席
如果是在特別熱的夏天的話,建議買個涼席鋪在小床上,寶寶睡覺的時候能舒服許多。
手臂涼枕
夏天餵奶的時候皮膚和皮膚接觸是非常難受的,寶寶難受,媽媽也難受,可以買個放在臂彎的小涼席。不買涼席也可以用小毛巾代替,但是換邊餵奶的時候比較容易掉。
嬰兒推車
如果新生兒出門不多,不建議過早使用推車,高景觀的推車雖然適合新生兒使用,但是使用的頻率不高,時間不長,一般6個月之後使用頻率就超低了。
如果一定要買就買那種睡籃+推車組合的功能性推車(很多高景觀推車都屬於功能性推車),6個月內可以當睡籃使用,6個月之後可以變成常規推車。不過價格稍微貴一點。
安全提籃、安全座椅
為了寶寶的乘車安全,外出時需配備安全提籃或小月齡的安全座椅。如果先買安全提籃的話,建議入二手;如果直接跨過提籃,購買安全座椅的話,一定要買0-4或0-7歲,可反向安裝的座椅。
安全座椅的經驗是,越小適應越好,大一點反而不會抗拒。
吸發理髮器
寶寶前幾年(尤其是男娃),頭髮都是自己在家剪的,有個聲音小、能吸發的理髮器特別重要。很多寶寶害怕理髮器的聲音,平時的時候可以把理髮器當玩具,讓他手裡拿一會兒、按按按鈕、聽聽聲音,適應之後,他就不害怕理髮了。理髮前揉一個小麵團,在理髮的時候隨時沾走臉上脖子上的碎頭髮。
溫奶器
熱奶時使用,沖好奶粉寶寶不喝時,可恒溫在溫奶器裡。很多時候恒溫水壺也有溫奶器的功能。
吸鼻器、海鹽水
新生兒鼻腔很小,很難把裡面硬的鼻屎弄出來,滴幾滴海鹽水,軟化鼻屎後,輕輕一吸就出來了。吸鼻器強烈推薦口吸式,沒有噪音孩子不排斥,能控制吸力,肺活量大的爸爸一吸一個準兒。
消毒鍋
蒸汽+烘乾、紫外線都可以選擇,紫外線消毒櫃除了奶瓶、奶嘴、咬膠之外,還可消毒毛絨玩具。
維生素D
寶寶出生後14天開始要持續補充維生素D,建議可以買滴劑,等寶寶大一點的時候可以換膠囊型的。
安撫玩具:
黑白卡
促進視覺發育,寶寶躺著或者練習抬頭的時候都可以給他用。
床鈴
推薦費雪的安撫床鈴,有個床鈴寶寶醒來時候就沒那麼無聊,可以刺激寶寶視力和聽力發育,但記得需要經常的變換床鈴的位置,要不有形成斜視風險。
手搖鈴
鍛煉寶寶的精細運動能力-握力
腳踏鋼琴
鍛煉寶寶的大運動能力-蹬腿
安撫奶嘴
滿月之後才可以嘗試使用安撫奶嘴,不然容易出現乳頭混淆的情況,但如果你家寶寶沒發生乳頭混淆的話,安撫奶嘴絕對適合哄娃神器,哄睡、止哭都有立竿見影之功效。
淨水器
為了寶寶的飲水品質,家中如果沒有淨水器的話,建議安裝一台反滲透淨水器。
小夜燈
如果家裡的頂燈不可調的話,建議增加可調檯燈、小夜燈等輔助燈光,滿足晚上的用光需求。
加濕器、濕度計
合適的濕度可以降低濕疹的產生和復發概率,寶寶感冒咳嗽鼻塞時,也要保持合適的濕度。
空調擋板
空調出風口如果直吹寶寶或媽媽的話,建議安裝個空調擋板
寶寶儲物空間
有了寶寶後,家裡會增加很多寶寶用品,要整理出來個獨立的空間,置放寶寶的用品,也可購買個單獨的小衣櫃
兒童洗衣機
寶寶的衣服需手洗或單獨機洗。如果解放雙手的話,可以購買一台寶寶專門的洗衣機,也可入二手。寶寶進入輔食階段,高溫蒸煮洗可洗掉藍莓櫻桃等難洗掉的污漬。
耳溫槍
耳溫槍可以快速測量寶寶體溫,1秒完成,非常安全快捷。而且耳聞比額溫槍獲取的數值更加準確。
以上就是待產包的全部內容了,各位准爸爸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定自己所需要的物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