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兒應當該如何補鈣,一篇文章瞭解關於補鈣的全部知識

鈣,是我們體內重要的營養素,對我們的骨骼、牙齒構成有重要的作用。 如果鈣缺失,對兒童的生長發育等都會有不良的影響。

鈣,是我們體內重要的營養素,對我們的骨骼、牙齒構成有重要的作用。

如果鈣缺失,對兒童的生長發育等都會有不良的影響

在日常的門診中,幾乎每天都會有家長問這樣的一些問題:

孩子哪些表現算缺鈣呀?

嬰兒是否需要補鈣嗎?

如果給寶寶補鈣,會不會長高點呀?

…….

“補鈣”這個問題可以說貫穿我們的一生,特別是嬰兒期,鈣對嬰兒今後的生長發育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。

所以,我們幫大家詳細瞭解一下關於”補鈣”的一些常見問題。

首先,我們需要知道,鈣是我們身體許多部位都需要的一種物質,尤其是在骨骼和牙齒上更是必不可少。其中骨骼和牙齒中包含人體99%的鈣物質。而且鈣還在人體肌肉運動,調節血壓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但是,鈣質雖然對我們人體非常重要,但我們無法單靠人體自行合成,一定要靠外在飲食來補充鈣質。

兒童鈣的最主要的來源就是奶和乳製品,其次是豆類及豆製品。

至於我們常說的”啃骨頭”,其實並不能補鈣!

一、有兩個年齡階段需要特別注意孩子缺鈣問題!

一是2歲以下;一是青春期。

這兩個階段的成長非常迅速,骨骼發育量明顯增加。因此對鈣的需求非常大。因此這兩種人群是缺鈣的主要群體。

1. 寶寶缺鈣會有哪些表現?

鈣質跟蛋白質都是兒童在發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營養素,是身體骨骼及牙齒的主要成分。

缺鈣所引起的問題也是與年齡相關的。

寶寶缺鈣
寶寶缺鈣

2歲以下嬰兒缺鈣症狀

其早期症狀表現

  • 寶寶不易入睡,經常哭鬧,容易夜驚。
  • 夜間容易盜汗,入睡後頭部大量出汗。
  • 缺鈣還會導致寶寶情緒不好,容易出現煩躁,愛哭鬧等表現。

如果這些早期症狀被家長忽略,那麼這個孩子可能就會發生一些更嚴重的骨骼的變化,比如雞胸、肋端外翻、X型腿、O型腿等。

而且會導致牙齒出牙晚、排列參差不齊等。

另外兒童缺鈣會導致前鹵門閉合延遲。一般前囟一般1~1.5歲時閉合,缺鈣的寶寶通常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,形成方顱。

2歲以上兒童缺鈣症狀

  • 生長發育遲緩

骨骼需要成長,那就需要提供足夠的鈣質。缺鈣的孩子和同齡的孩子相比較起來,身高會有明顯的差異。

  • 關節疼痛

孩子們因為身體在快速的生長發育,導致很多時候身體內的鈣質供不應求。如果兒童持續缺鈣的話,那麼關節疼痛的症狀會更加明顯,會給骨關節帶來一定的損害。

  • 牙齒發育不良

如果兒童缺鈣的話還會危害牙齒的生長發育。很容易出現齲齒,牙齒不整齊,或者是缺牙,牙縫大等牙齒問題。

  • 影響智力

兒童缺鈣的最大危害莫過於影響智力。腦神經的發育與鈣密切相關,血液中鈣成分不足的人,除了容易引起肌肉痙攣外,在腦神經中樞也會產生很大變化,因為鈣起著資訊傳遞的作用。當鈣不足時,神經會變得興奮,人會焦躁不安,睡眠不好,學習精力不集中,記憶力下降。

二、引起缺鈣的主要原因

缺鈣的原因,綜合來說可以分為兩個方面:

1、 日常攝入鈣量不足

鈣的來源主要就是日常攝入,如果平日裡攝入量不足,那就會導致鈣的來源不足,進而導致缺鈣。

2、 體內吸收率低:

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,當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時候,鈣的主動吸收就會下降,間接導致鈣缺乏。

很多小朋友戶外運動不足,無法得到充分的日照時間,從而體內維生素D含量會明顯降低。而維生素D可以增加鈣質在體內的吸收率。

另外年齡、食物成分、血中鈣磷濃度、腸道pH值等都對鈣吸收有影響。

由於生活水準的提高,很多兒童從小開始食用各種零食。其中很多都含有大量磷,磷在體內會降低鈣質吸收狀況;

另外就是糖分攝取過高的問題,糖分會影響生長激素,一杯含糖飲料會讓生長激素停止分泌兩小時。

三、缺鈣要如何檢測?

1、 抽血查血鈣,測不出孩子是否缺鈣!

雖然每個醫院都有血鈣的檢測項目。

但人體血鈣水準受機體嚴格調控,只有在短期大量鈣攝入,或者極度鈣缺乏時,血鈣水準才略有上升或下降。而兩種情況一般都是由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異常等疾病所致。

所以,查血鈣這個檢測項目,對查孩子有沒有鈣營養缺乏沒有多大意義!

2、定量超聲骨密度檢測。

這種方法在臨床上逐漸開展,也比較方便。

但結果受骨骼結構、彈性等影響,所以只能作為一個參考標準。

要判斷一個孩子是否缺鈣,關鍵還要結合孩子鈣的攝入量、有無早期缺鈣表現及生長發育情況等進行綜合判斷。

四、如何給孩子補鈣?

很多人對補鈣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概念。

按照醫學健康標準,不同年齡段的孩子,每天所需要的鈣含量是不一樣的。

我們先來瞭解孩子每天對鈣的需求量是多少,參看下圖

年齡 推薦攝入量(mg)
0-6月齡 300
7-12月齡 400
1-3歲 500
4-8歲 700
9-13歲 1000-1300
14-18歲 1300
孩子每天對鈣的需求量

然後,我們再大概計算孩子當前飲食中是否存在缺鈣情況。

例如:100g的純牛奶含鈣量是104mg;那麼100ml純牛奶含鈣量就約等於104mg。

如果一個發育正常的2歲孩子每天喝500ml純牛奶,那麼他從牛奶中就攝入了520mg的鈣量。

再加上其他飲食,這個孩子每天的鈣量就達標了,不需要額外補鈣。

反之,如果這個孩子每天的奶量只有100ml,也就是104mg鈣量。

如果這時其他食物攝入並不充分的話,那這個孩子就存在鈣攝入不足的問題。

如果不額外攝入其他含鈣的食物,那麼就需要進行補鈣。

鈣的良好來源的食物可以包括:

低脂原味優酪乳:每份300-450毫克(1杯)

美國乳酪:每份350毫克(2盎司)

牛奶(全脂牛奶或低脂牛奶):每份300毫克(1杯)

強化鈣質的豆奶、米奶或羊奶:每份300毫克(1杯)

強化鈣質的橙汁:每份300毫克(1杯)

煮熟的幹白豆:每份161毫克(1盎司)

無花果幹:每份169毫克(10個無花果)

菠菜:每份120毫克(1杯生的或半杯熟的)

柳丁:每份50毫克(1個中橙)

即溶燕麥片: 100mg (1包)

紅薯: 每份44毫克(1/2杯搗碎)

西蘭花:每份35毫克(1.5杯生的或1/2杯熟的)

深綠色多葉蔬菜、豆腐、扁豆、沙丁魚和三文魚,也是鈣的良好來源,除了豆漿和橙汁之外,這些都是牛奶過敏的孩子的良好鈣源。

如果有家長覺得孩子有些缺鈣症狀,但自己又把握不好孩子飲食上攝入的鈣量。可以去醫院諮詢醫生。

般來說,可以按照生理需要量的三分之一,額外給孩子補充鈣劑。

比如:如果覺得6個月以內的孩子有一些缺鈣症狀,但是又沒有把握。那麼就可以每天補50-100mg鈣(300mg的三分之一),這個量也是比較安全的。

五、補鈣過量有什麼危害?

理論上來說,補鈣過量也會造成一定危害。

1、 影響身體臟器功能:

如果身體內鈣含量過多,多餘的鈣就會沉積在孩子的一些臟器中。

比如腎臟、肝臟,或心臟中,從而加重臟器負擔,影響臟器功能。

2、便秘

補鈣過多,就可能引起孩子便秘問題。

3、影響其他元素攝入

補鈣過多,會對體內正常的離子環境造成干擾,同時會造成孩子體內鐵、鋅等水準降低。

但是各位爸爸媽媽們對補鈣過量造成危害的情況不用太過擔心。

因為平時很少在臨床上碰到因為補鈣過量,而導致危害的病例。

除非是有的孩子貪吃,把鈣片當糖偷吃,一下子就一瓶的。

一般來說:

對於嬰兒期的孩子,每天鈣的耐受量是不能超過1500mg;

2歲以上的孩子,每天鈣的耐受量是不超過2000mg;

而如果去醫院,醫生一般給予每天100-300mg的劑量是不會導致過量的。

六、補鈣要補多久?

為了預防或者治療佝僂病,我們都會建議口服維生素D或鈣到2-3歲。

之後如果沒有明顯的缺鈣表現,那就可停止服用。

七、如何正確選擇補鈣藥物?

市場上有很多補鈣的藥物,各種鈣劑五花八門,家長們感覺暈頭轉腦。

那麼,我在這裡把常見鈣劑按其有效成分做了個對比,大家可以參考下圖:鈣劑有效成分含量和利用率。

鈣含量對比
鈣含量對比

含鈣量——就是鈣元素在整個成分中占的比例。

吸收率——是指鈣劑經過胃酸分解成離子鈣,進入血液成為”血鈣”的比例。

生物利用率——是指在腸道吸收後的鈣,被機體用以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和儲備的程度。

研究表明,單一鈣劑在體內純吸收沒有太大區別。

但是考慮到以上幾個因素。在鈣劑成分的選擇上,首選還是碳酸鈣。

另外考慮到孩子的接受能力,嬰幼兒可以選擇顆粒劑,兒童選擇咀嚼片,如有胃部不適可以選擇泡騰片。